2)第三十八章 辽国暗子来消息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隔一年多,自己当初在辽国布下的暗子始终没有消息,徐泽差点以为吴用、石秀二人任务失败,都准备启动第二套方案了。

  “人在哪里?带路!”

  一处不起眼的房屋内,徐泽再次见到了乌程。

  “属下乌程、时迁拜见社首!”

  时迁?徐泽看向时迁,只见此人约莫二十四五岁,中等身材,大众脸,除了浓眉鲜眼,身上基本没有一点亮眼的地方,属于丢到人堆就很难再找到的那类人。

  徐泽拽起二人,道:“辛苦了!”

  尽管对时迁加入同舟社的经历很好奇,但事有轻重缓急。

  “北边怎样?”

  时迁朝孙石拱手,道:“有劳孙小弟!”

  顺着时迁的眼光看向自己的衣襟,孙石突然变色,伸手入暗袋,果然发现一枚蜡丸。

  将蜡丸交给徐泽,徐泽确认了其上的特殊印记,捏碎后,展开信纸,略看一眼,又还给孙石——重要情报都是加密传递的,需要用约定的书籍解译。

  孙石面色恢复如常,接过信纸,背对乌、时二人坐下,取出书和纸笔,当场转译。

  徐泽解释道:“不凡有任务长期在外,你们以后直接向孙石和我负责,情报传递方式为……”

  乌程当初从少华山来梁山,直至派往辽国,都未见过孙石。时迁之前更是大宋都没来过,二人自然不知道孙石的身份,只以为是个传话小斯之类的人物。

  时迁有意给初次见面社首留下深刻印象,趁着二人进门时,“不经意”碰到孙石,悄然将蜡丸放入孙石的暗袋。

  听了徐泽之言,时迁立即明白刚才做了一件大蠢事。

  想起乌程反复提醒的“这一行隐蔽为先,越不起眼越好”,自己确实手巧,但对比孙石的“不起眼”就落了下乘,何况这人还是顶头上司,这以后还怎么相处?

  徐泽猜到时迁的想法,毕竟还未正式入社,江湖习气重可以理解,乃转移话题道:“你们从北地来,一路吃了不少艰辛吧?”

  乌程答道:“有时兄在,并没有遇到危险,只是边境局势紧张,盘查比以往严密了许多,一路躲躲藏藏,绕了不少道,走了快半个多月的时间。”

  乌程顺便介绍了时迁的经历。

  去年,徐泽安排乌程回燕京潜伏,曾随口提了一句“留意鼓上蚤”。

  时迁盗悯忠寺玉带一举成名,却因事后招摇,惹了小人举报,被官府擒获。

  幸得乌程协助,才得以逃脱,二人由此成了生死之交。

  孙石已经译出报文,交给徐泽,一共是四条消息。

  “已入安复军节度使司幕,彼甚谨,未得信重。”

  “曷苏馆、鸭绿江女直皆有异动,苏州不宁。”

  “怀化海防驰,有民私渡高丽易货。”

  “纥石烈余族阴结南江居,欲亡高丽,为辽戍获。”

  落款时间为“三月丁丑”。

  辽国苏州地理位置和后世的大连基本重合,与登州隔海相望,乘船顺风两日可至,陆上就要难走很多。

  考虑到辽国的特殊情况,徐泽对辽国情报网的要求是“单线联络、节点传输,安全第一”。

  一份情报走了近两个月才到自己手里,可以想象这一路的艰辛。

  靠这种低效的情报传递方式肯定会误事,吴用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在情报中,给出了破解这一难题的方向。

  其实,这一点,吴用又和徐泽想到一块去了。

  水营反复巡航,可不仅是训练,还多次进入辽国“领海”,远远的见过一些商船,却是一次都没碰到辽国的巡航船队,当然,自己的船队也没敢太深入。

  “乌程,辽国不宁,这次回来,多休息一段时日。时迁,你对同舟社了解还不够,先安排你到水营随营训练一个月,如何?”

  “谨遵社首安排!”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