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朝廷的绝佳算计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是李子义被打残,对朝廷都有利。

  但无论什么计策,都有个“时机”作为前提。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李子义羽翼已丰,时机已经错过了。

  登州第二将未必打得过此贼,反倒是激怒贼人报复朝廷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此时,第一批西军正在淮西平乱,第二批刚刚赶到西京。

  以徐泽的雷厉风行,其部肯定早已出兵,派人收回成命都来不及了。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好不容易停战下来的京东东路再起战火。

  赵佶当场心悸,通元冲妙先生张虚白匆匆进宫,以安天子之心。

  而风里来雨里去,辛苦了大半月的田庆,半点功劳没捞到,就被稀里糊涂免了官。

  这事还没完,等京东再度崩坏,其人还不知道要背什么锅。

  天子可以“倒下”,童贯等臣子却必须坚持。

  之前的之前,赵佶、童贯等人信心满满,幻想借着徐泽、李子义二虎相争,两败俱伤之际,

  以数千西军为中坚,京东本地兵马为主体,一举荡平这两个贼子,还京东东路以安定。

  但因为刘法的桀骜,计划中最重要的西军没能按时到位,而李子义部贼军却再度出山,一路摧枯拉朽,致京东东路彻底糜烂。

  童贯才发现,幸好第一批抽调的西军没能按时到位,不然的话,恐怕连李子义部都打不赢,勿论更狡猾的徐泽。

  现在,既然徐泽已经入局,京东必将再起变故,

  无论是徐泽吞并李子义,还是李子义干掉徐泽,两贼一旦成为决出胜者,都会实力暴增,沂州以东,将不复朝廷所有。

  届时,贼人可以安心向西,朝廷将会遭遇更大的危急!

  二虎相争,两败俱伤?

  一个多月前,赵佶和童贯等人就已经幻想一次,并为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吃足的苦头,现在如何还敢再做这样的梦?

  经过“两府”重臣紧张合议,拿出两条应对措施:

  其一:令在淮西平乱的第一批西军精锐停止征剿贼人樊瑞,速速赶往往徐州治所彭城县。

  令赵隆统率已入京畿的第二批西军精锐,直接进入淮阳军治所下邳县。

  其余京营、河东抽调兵马速速前往南京应天府集结。

  京东西路抽调十个指挥增援济南府,并进一步加强兖州的防备。

  各部到位后,全力防备京东东路的贼人。

  其二,令涟水军各水营做好准备,并抽调四营步军,

  待徐泽攻下胶西县(从登州入密州,只能先取胶西),在密州取得支点后,

  抽调兵马立即北上,“协助”登州第二将守城,以换其部放手鏖战贼军。

  第一条策略,是为了应对贼军针对朝廷的“背信弃义”而展开报复行动。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朝廷掌握的情报太少,

  仗打到这份上,连贼军究竟有多少人都没搞明白,

  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子义部贼军的人数,肯定比登州第二将的兵马多得多。

  李子义未必就能打得过有备而来,敢于单独出兵的徐泽,

  但一面以少量兵力防守坚城,扛住徐泽的攻城,

  一面四处攻伐,以报复朝廷“背信弃义”的兵马,肯定不会缺。

  第二条策略,则是针对徐泽出兵后,可能会赖在一地不走,以养寇自重。

  或者与贼人狼狈为奸,甚至,故意挤压贼军,迫使李子义攻击朝廷军队。

  实际上,派田庆到登州催徐泽出兵之前,童贯就想到这一点。

  之所以任徐泽知密州事,看中的正是胶即港便于朝廷水营北上“支援”这一点。

  只要徐泽进入密州,便不能再让其人站稳脚跟,把密州变成第二个登州。

  徐泽不想马上公开造反的话,就只能选择为朝廷做鹰犬。

  唯一要把握的,就是“支援”徐泽的部队态度必须要好,要真诚协助,不能让其人感受到敌意,而选择与李子义合流。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