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百年大族分崩离析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并不是现在才出现,过去的三百年中一直都有,只是近些年开始加剧而已,正是这些韩姓下层的辛勤付出,才撑起了安阳韩氏数百年的辉煌。

  安阳韩氏已经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现在同舟社摆明车马要收拾大族的情况下,只有分宗且走出去才能换来发展机会。

  可是,道理谁都懂,真能下定大决心,绝非一般人能做得到。

  众人确实为韩治丢下宗主地位远赴沧州再置业的大决心所震撼,殊不知其人只是害怕即将到来的大灾难而已。

  “宗主远见,我等不及。”

  眼见众人被自己说动,语气已经松动,韩治赶紧趁热打铁。

  “治愿带家中子弟前往沧州为宗族探路,除一些置业所需的钱财外,只带‘万籍堂’和‘丛书堂’中部分书籍,总数不超过两成,如何?”

  当年,韩琦荣归乡里,大肆扩张族业,除了建有昼锦堂外,还聚书万余卷,建有“万籍堂”,以为宗族子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

  韩琦离世后,其长子韩忠彦也官至宰相,之后政治斗争失败,连遭贬官,其人心灰意冷之下,继承父志,把精力放在宗族上。

  回乡后,韩忠彦又为韩氏增加藏书七千余卷,建“丛书堂”一座,分六库储书。

  如此一来,仅凭“万籍堂”和“丛书堂”,两河士大夫之家,号称藏书多者,无一能与安阳韩氏相提并论。

  韩治作为嫡传子孙,分家时,要求带走少量父祖辛苦搜集的藏书,确实不算过分。

  不过,这些藏书虽是韩治祖父与父亲主持搜集,却也是举族之力为之的结果。

  当初建“万籍堂”和“丛书堂”时,韩琦与韩忠彦也是明说供安阳韩氏子弟增长见闻之用,当然不能轻易带走。

  只是,都是体面人,这些话当众说出来不免落于下乘。

  韩治久理宗族,自是知道众人的想法,主动说出自己的打算。

  “仓促之间,挑选的书籍难免会有孤本、善本,我的想法是待到沧州安定下来后,在五年时间内完成书籍转录,再利用返乡祭祖之机,将原本带回,如何?”

  “还是宗主考虑周到!”

  安阳韩氏分宗,对相州来说,是这几百年以来少有的大事。

  但对整个天下正在经历的变局来说,只是众多大族应对同舟社强势崛起的必然之举,并不会引起徐泽的过度关注。

  而且,分宗也不是万能药,该处理的问题还是得处理。

  安阳韩氏因为宗主韩治一家的仓促迁徙而导致其族内部大分裂,众多小宗为了争夺族产闹得不可开交。

  一些吃了亏的小宗丧心病狂之下,竟然主动请官府出面“主持公道”。

  墙倒众人推,原本遭韩氏挤压的其他宗族也参与进来……

  这桩族产争夺案持续了近三年,不仅让安阳韩氏原本的族产被彻底分解,众多相州疑案也在其族人的相互攀咬中水落石出,使得一大批人受到牵连。

  就连韩琦、韩忠彦父子费劲心思建成的“万籍堂”和“丛书堂”,也由新任宗主韩固“主动”捐出,作为同舟社官产,供天下士子阅览,方才平息此事。

  当然,经此一闹,已经定居沧州的清池韩氏归还藏书之事,也没有人再提了。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