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六章 王者所为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

  “回陛下,王沆并不是孤儿,其人的父、祖听说都还在世,只是在赵宋任官,两国隔绝数年,才失去了联系。”

  徐泽摆了摆手,对其人及随行的青州文武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同早晚要吞并赵宋,天下终归一统,朕负责开疆拓土,卿等则负责教化百姓,万不能有门户之见。”

  “臣等谨遵圣意!”

  皇帝巡察各地,虽是“不打招呼突然袭击”,但哪些人能让皇帝见,哪些人千万不能让皇帝见,下面的人心里都有一本帐。

  只要时间来得及,这些人便会尽量提前“做好工作”,以将更好的一面展示给皇帝看。

  高处不胜寒,是因为处的位置越高,下面的人越会把你供起来,就连身边人,也会因为种种顾虑,不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抱怨是没用的,这不仅是官僚秉性,也是人之本性。

  就算普通人面见大人物尚且知道要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衣着,徐泽也没有幻想自己便能够纠正这种风气。

  想治理好偌大的国家,完备且运行良好的制度和称职且尽心的行政队伍都很重要。

  但上位者窥破层层无形阻碍,掌握社会真实,并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下级执行力的能力更重要。

  实际上,徐泽早就知道王沆的身世,这个小少年正是祖籍青州的赵宋河东路兵马副都总管王禀的嫡孙。

  早在两年前的大名府之战中,其人操纵王禀作戏“和平”解决开封府危机时,外曹曹首王四就打探到彼时的王统制在青州还有亲人。

  王四还曾提议向王禀“提醒”此事,被徐泽否定了。

  其实,这样的事不仅发生在王禀身上,大同脱胎于赵宋,又割据京东、河北等地,造成了不少人与亲属分属两国。

  而在这个时代,能放下家小长期远离家乡者,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社会活动能量的“宦游人”。

  对这些人建立档案,严密监控是必须的。

  但决定天下归属的,始终是人心向背和大势所趋。

  以官员亲属的人身安全相要挟,就落于下乘了,非王者所为。

  出了范各庄小学,正乾皇帝的车驾继续东行。

  徐泽在马车上打开了第一军军正李逵刚刚派人送来的急奏。

  李逵并没有找人代笔,其人受皇帝的教育,这些年来一直坚持读书练字不辍,一手行书如飞龙游蛇,颇具美感,奏章措辞也简洁明了,几句话便能讲清一个问题。

  奏章主要分为三部分。

  其一,河东路同宋两军攻守态势。

  其二,战争中遇到问题和困难。

  其三,新的战术构想。

  末尾,还附上了燕青拟写的宋军防炮击城防工事报告。

  李逵在奏章中坦率承认自己之前的战争准备中,重点考虑地形对军事行动的影响,而对河东特殊的人文环境考虑不够,导致战术计划与实际情况脱节。

  其人认为,以如今的局势,急于快速拿下河东路只会为日后的行政治理埋下隐患,建议分三步走……

  金国暂时无力南下的情况下,徐泽其实对全取河东路并不是太急,他更在意打下的江山是否稳固,以及手下将帅的成长。

  将奏章转交战部研究后,徐泽亲笔回复李逵——“好!”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