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章 血债必须血偿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仅起不到整治官场风气的作用,还会寒了忠臣义士之心。

  为了大宋江山社稷不惜己身和身后名的臣子却被自己拼命保全的朝廷出卖,这是何等荒唐的事,以后还有谁敢为这样的朝廷卖命?

  但大宋别无选择,明知饮鸩止渴,也得先解决了燃眉之急再说。

  关键时刻,老迈的公相鲁国公蔡京站了出来,说出了宰执们的心声:真要杀人也只能杀武将,绝不能杀文官。

  当年神宗皇帝面对的棘手问题,如今再次重演了。

  幸好今上手腕远胜其父,诸宰执的威望和气节又远远比不了蔡确、章惇等人。

  天子要是坚持文武都要杀,众宰执也不敢硬顶。

  有头脑聪明的臣子献了一条两全之计:找几个死囚,砍掉他们的脑袋,用来冒充这些犯事官员的首级交给大同应付差事。

  待风声过去,再将这些官员迁往他处任职。

  如此一来,朝廷既不失人心,又能平息大同之怒解燃眉之急。

  这条建议倒是得到了教主道君皇帝的认可,可太傅王黼却提出反对意见:

  大同治下颇多大宋的降官,张叔夜、张孝纯、王禀、折可求、郭仲恂、贺权等人皆熟悉河东路的情况,以死囚的脑袋替代官员首级绝对瞒不住大同朝廷。

  此计一旦被识破,诸位可做好了接受正乾皇帝怒火的准备?

  王黼一句话便将众臣问哑了火,再没人敢耍小心思。

  确定必须杀人才能息兵后,教主道君皇帝只能再派专使入河东路。

  很快,相关涉事文官因“自杀”而逃过了刑戮加身,而几个武臣则被明正典刑。

  将这些首级交给大同查验之后,大宋总算换来了友邦的宽容。

  但经历此事后,河东路文武却彻底寒了心。

  这些人开始对朝廷的诏令阳奉阴违,并争相私通大同,还自发地将河东路宣抚使王安中给架了起来。

  王宣抚也不是瞎子,其人见属僚看向自己的眼神都不对劲,自知再待下去极有可能会有性命之危,只能接连向朝廷上奏,反映河东路的严峻形势,以求早日脱身。

  但大宋还没有做好再次面对大同的准备,教主道君皇帝不敢这么早就放弃河东,也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替王安中,只能就这么干耗着。

  这一等,便等来大同河东路巡抚使司的公文。

  随公文送达的,还有一份厚达一千多页的附件,密密麻麻地记载着遗落宋境的归来人原籍、社会关系、最终去向、相关见证人等信息。

  很明显,大同这一次有备而来,如果不能给他们满意的答复,后果将非常严重。

  但问题的关键是河东路招诱南下的辽人陆陆续续早超过了十万之巨,除了极少数主家花了钱不愿放走的婢女还可以查证外,其余人根本无从查起。

  因为,大宋在这场招徕流民的运动中,从头至尾就是一笔糊涂账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