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逆贼的下场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愿与冲入玉堂的“民意代表”多聊。

  只是,情绪已经失控的民众如何会管屁的朝廷制度!

  他们要是愿意遵守朝廷制度,又怎么会要裹挟民意胁迫天子冲击官府?

  李相公迟迟不肯受诏,狂躁的民众便彻底失去了耐心。

  刚好先后赶来玉堂传天子诏的内侍中有个叫朱拱之的家伙明明先领了诏书,却走了其他内侍的后面。

  情绪失控的民众嫌其人动作太慢故意惹事,一齐围了上来,“脔而磔之”。

  混乱中,有人趁机矫制大喊:“杀内臣者无罪。”

  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之所以难处置,就是因为人群的集体情绪很容易被煽动,却极难冷静下来。

  当热血上头的民众一旦真的杀了人见了血,便会变得极端亢奋而冲动。

  现在的事态便是如此,朱拱之惨死当场彻底释放了民众的黑暗面。

  杀一个是杀,杀一群也是杀!

  由是,情绪失控的民众爆发了,将即将面对国破家亡的命运却无能为力的绝望戾气全洒在了这些手无寸铁的内侍身上。

  不一会功夫,暴动的民众便屠了十余人,尽取其肝肠,揭之竿首,并号于众人:

  “这就是逆贼的下场!”

  乱了,乱了套了。

  疯了,彻底疯了。

  怕了,赵桓怕了!李纲也怕了!

  情绪失控的民众已经杀了一堆“逆贼”,正处于救亡图存的强烈狂热之中,而他们幻想中将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李相公却如坠冰窖。

  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这便是李纲此时的心情。

  其人之前一再拒绝接旨,众传旨内侍没法回宫复命,便只能留在玉堂,等待李相公端够了架子再领命。

  因而,除了来的最晚而最先死在玉堂大院外的朱拱之因事发突然李纲确实不清楚情况外,其余内侍的死几乎全落在了其人的眼里。

  但李纲却无能为力。

  实际上,暴徒蛊惑民众开始行凶后,就有几个候在官厅外的内侍见机不对冲了进来,跪在他的面前,苦苦乞求李相公饶命。

  传旨内侍被杀对李纲没有半点好处,其人当然想救。

  可随后赶来的狂热民众已经完全丧失理智,根本就不听他们口口声声要“复李纲,救大宋”的李相公说什么,还当着其人的面将这几名可怜的内侍杀死。

  因为隔得太近,李纲身上也溅到了受害者的鲜血。

  这一刻,天不怕地不怕连教主道君皇帝都敢逼迫退位的李纲真的怕了!

  这是一种其人从未见识过的狂暴力量,饱读诗书的李伯纪无法理解这种力量,却本能恐惧——是真的恐惧!

  暴徒当着他的面杀死众内侍,就是明白无误地宣示自己的力量。

  这些人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李纲,不需要大宋,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供他们释放戾气的工具而已。

  这一点,和当初李纲自己借大同帝国出兵大宋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