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悯忠寺中话胡汉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道。统治者若没有资源和能力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也起码不能放弃“精神文明建设”,不然就得出乱子。

  辽国人口不如大宋,国土却要大很多,且国内民族复杂,西北的游牧民、东北的渔猎部落,南方的农耕种族,无论生存状态,还是文化传统皆想去甚远,极难尿到一个壶里去。

  偏偏统治种族契丹只占人口少数,文化传承也远不如汉、奚、渤海等族,南边还有个同等体量且始终不忘北伐的恶邻,就是想靠犬儒思想愚民也不可得。

  这种国度,很难做到大一统,管理难度极大,在国势上升期,能不断对外开拓,收取战争红利,尚可掩盖很多矛盾。

  可只要一旦停止扩张,各种矛盾就会逐渐爆发,若无意外,这样的国家,将会混乱和动荡常伴,只能是骤兴骤亡,历史上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盛极一时的胡族政权无不如此,正所谓“胡虏无百年国运”。

  辽国这个异类却打破了这一“定律”,不仅政局稳定,立国两百余年而未倒,这已经是不是简单的奇迹了,须知,历史上的秦、隋、三国、新朝、两晋加强起来、甚至西汉和东汉单独算,都没有辽国的国祚绵长。

  而且这个胡人统治的国家,实际在军事上,还一直稳压南边的大宋一头。

  即便是徐泽,也不得不承认其国亦有英豪,正是这些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家特色的路,才保证了其国祚绵延。

  这是个真实的世界,原剧情中斗将破阵打败辽国的儿戏就不要想了,若打算日后兵指北疆,就不能掩耳盗铃糊弄自己,正视对手、尊重对手、研究对手,掌握实情是最基本的要求。

  徐泽来自后世,听多了“辽以释废”的论断,进入辽地后,确实探听到了不少辽国高层的崇佛事迹。

  如辽圣宗多次巡幸五台山及京城诸大寺,大兴庙宇,皇太后肖燕燕“每岁正月辄不食荤茹,大修斋会及造寺”。

  辽兴宗任僧人为高官,时任三公、三师,并兼政事僧人达二十余人。

  辽道宗佛法造诣极深,精通梵文,对《华严经》深有研究,不仅能够讲经,而且留下了大量注疏《华严经》的著作,还创造了一月内诸路“饭僧尼三十六万人”的记录。

  须知人口过亿,经济规模是辽国N倍的大宋,都为百余万人的冗兵和冗官头疼不已,而人口仅约千万的辽国,却能“饭僧尼三十六万人”,这是何等的恐怖?

  仅燕京城内,不算富贵人家自己供奉的家寺,便有大悯忠寺、大昊天寺、天王寺、法华寺、崇圣院、圆福寺、归义寺、奉福寺、报恩寺、华严寺、仙露寺等大小寺院一百三十余座,僧尼不下万人!

  这些僧尼不耕不种,不税不赋,还藏匿大量隐田隐户,对经济和社会稳定的破坏极大。

  近日所闻皆是以上种种,所见僧尼也多是肥头大耳,佛经教义半生不熟,迎来送往倒是格外精通。

  徐泽原本多了几分轻视之心,此时听了潜如之言,心下检讨,不该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不然的话,得到的,只能是自己想得到的答案,靠这些主观性很强的结论指导实践,关键时刻肯定会出大篓子。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