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二章 可控核聚变_超级机器人分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Q)值的纪录刷新。

  1991年欧洲的联合环实现了核聚变史上第一次氘-氚运行实yàn,使用6:1的氘氚混合燃料,受控核聚变反应持续了2秒钟,获得了万千瓦输出功率,Q值达。

  1993年,美国在TFTR上使用氘、氚1:1的燃料,两次实yàn释放的聚变能分别为万千瓦和万千瓦,Q值达到了。

  1997年9月,联合欧洲环创万千瓦的世界纪录。Q值达。持续了2秒。仅过了39天,输出功率又提高到万千瓦,Q值达到。

  三个月以后,日本的JT-60上成功进行了氘-氘反应实yàn。换算到氘-氚反应。Q值可以达到1。后来。Q值又超过了。这是第一次Q值大于1,尽管氘-氘反应是不能实用的,但是托卡马克理论上可以真正产生能量了。

  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国也不例外,在70年代就建设了数个实yàn托卡马克装置——环流一号(HL-1)和CT-6,后来又建设了HT-6,HT-6B,以及改建了HL1M,新建了环流2号。

  有种说法,说中国的托卡马克装置研究是从俄罗斯赠送设备开始的,这是不对的,HT6/HL1的建设都早于俄罗斯赠送的HT-7系统。

  HT-7以前,中国的几个设备都是普通的托卡马克装置,而俄罗斯赠送的HT-7则是中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那什么是“超托卡马克装置”呢?

  回过头来说,托卡马克装置的核心就是磁场,要产生磁场就要用线圈,就要通电,有线圈就有导线,有导线就有电阻。托卡马克装置越接近实用就要越强的磁场,就要给导线通guò越大的电流,这个时候,导线里的电阻就出现了,电阻使得线圈的效率降低,同时限制通guò大的电流,不能产生足够的磁场,托卡马克貌似走到了尽头。

  幸好,超导技术的发展使得托卡马克峰回路转,只要把线圈做成超导体,理论上就可以解决大电流和损耗的问题,于是,使用超导线圈的托卡马克装置就诞生了,这就是超托卡马克。

  目前为止,世界上有4个国家有各自的大型超托卡马克装置,法国的Tore-Supra,俄罗斯的T-15,日本的JT-60U,和中国的EAST。

  除了EAST以外,其他四个大概都只能叫“准超托卡马克”,它们的水平线圈是超导的,垂直线圈则是常规的,因此还是会受到电阻的困扰。此外他们三个的线圈截面都是圆形的,而为了增加反应体的容积,EAST则第一次尝试做成了非圆型截面。此外,在建的还有德国的螺旋石-7,规模比EAST大,但是技术水平差不多。

  由于可控核聚变项目研究所需的巨额成本,任何一个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