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九章 大白鲨的记忆_异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起身迎接部长和将军。

  二人看,那男士40多岁,竟然也是一位东古人。

  何汶诗介绍道:“这位是来自东古帝京大学的庞征教授,我们这个课题是两方国防部合作项目,所以,庞教授是受东古国防部委托,我是受C国防部委托,共同主持生物记忆实战应用项目。”

  生物记忆实战应用?

  布莱尼表示晕圈,征战那么多年,听都没有听说过这玩意儿!

  何汶诗表示,对生物记忆用于实战晕圈属于正常反应。

  事实上,尽管生物学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掘生物记忆的应用潜力,也取得一些进展,但远远没有达到实战要求。

  驾驭猛兽作为战争机器,一直是人类的追求。

  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将野马驯化成战马,将野犬驯化成为猎狗。

  但是,人类更希望的成果,应该如同中国神话小说《封神榜》中一样,将虎、狮、豹等顶级猛兽驯化为战士,或者像吸血鬼德古拉一样可以召唤成千上万的蝙蝠战队。

  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进化,制造智能机器似乎比驯化野兽更容易,智能机器的战斗力也更强大,但实际上,使用生物驯化仍然有现实意义,比如生物记忆法。

  第一,全面性。

  智能机器的观察一般通过摄像仪器以及其他一些数据监测系统,其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受到机器装备的影响,而生物记忆法是利用生物大脑进行观察。

  生物大脑对外界的观察和感受是全面全息的,不仅有客观信息,还包括主观信息,其广度和深度,是当今机器远不所及的。

  第二,适应性。

  智能机器对环境的适应受制于操作系统的完善性,往往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意外,从而影响实战结果。

  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亿万年进化的成果,在相应的环境里游刃有余,几乎任何高难度的意图都可以实现。

  第三,隐蔽性。

  智能机器再强大,仍然因其是机器的属性而容易被对方察觉和辨识。

  而利用生物却可能让对方麻痹和忽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何汶诗介绍:这个合作项目已经开展了多年。

  何汶诗已经可以对特殊训练的大白鲨有效发出指令,完成特定任务。

  而庞征教授研制的生物记忆提取系统,则可以通过收集处理大白鲨执行任务时的记忆,再现鲨鱼对环境的映射。

  庞征教授介绍道,这个课题最初起源于人类心理学研究,通过对实验对象实施催眠的情景再现系统,对人的记忆进行提取并制成三维动画影像,再现人记忆中的历史情景。

  后来受军方委托,开发了适用于大型动物的记忆提取系统,已基本达到实战应用条件。

  布莱尼很惊讶:“对大白鲨的脑电图进行监测就能够知道它大脑里的记忆?”

  庞征微笑道:“当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