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成了_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言之,因为选址、规划以及发展带来的一系列桎梏已经将热处理车间的扩展基本锁死。

  于是李鑫沉吟一下,就准备先搪塞过去。

  可他这边还没想好怎么说,那边的郑勇却先一步开了口:“温厂长,你们这里是历史遗留问题,在当年的规划上就出了大毛病,我倒不是反对你们扩大热处理车间,关键是你算没算过里面的经济账?”

  温林没说话,当然郑勇也没指望温林能说什么,而是伸出手掰着手指继续说道:“首先,你们的电力供给本来就很紧张,扩充电能显然不现实。

  虽然清楚热处理车间的问题,但温林并没有放弃,而是对着带队的李鑫说了自己的想法,尽管这话并没有说完,但意思却表达的很清楚,那就是希望西南兵工局能出面帮着解决下漓东厂能源不足的困境。

  可问题是西南兵工局手里有钱吗?

  同样没钱好不好!

  当年建厂的时候一切靠国家拨款,如今国家政策调整,想要发展只能自己想办法,如果漓东厂不缺钱也行,关键是自己口袋里也没几个大子儿。

  “所以,我还是觉得你们厂脚踏实地一些,有多大的能耐就干多大的活儿,千万别折腾,不然越折腾日子就越难过!”

  最后郑勇给的结论可谓是振聋发聩,以至于黄治国等一些厂办的陪同人员无不暗自点头。

  其次,天然气的气田离你们这里到不远,可问题是你们两地的相对落差将近500米,如今的三个泵站满负荷运转也提供不了多少油气资源。

  可要推到重来光三个泵站就差不多需要一个亿的资金,若是再加上更换管道的费用,没有两、三个亿根本下不来,这笔钱你们漓东厂怎么解决?”

  是呀,怎么解决?

  不说别人,就是此时陪同专家组的温林都动过这个心思。

  但此一时,彼一时,眼瞅着109鱼雷项目进展的不错,温林也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添上一笔辉煌的履历,是以他沉吟着组织了下语言。

  可还没等开口,李鑫却越过他,看向车间的伸出,然后指着那一撮正在忙碌的人:“我记得那边的工业炉报损了,他们是在维修嘛?”

  没办法,类似漓东厂这类三线厂的上限就摆在那儿呢,安安稳稳的倒还好,一旦想要搞点儿其他的东西,交通、能源、产能、经验、人才……

  无数的制约接踵而至,直接就能把好好的一个厂牢牢的锁死。

  漓东厂里的人对此当然是心知肚明,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想着回到华东沿海地区的原籍。

  温林闻言赶紧看了过去,的确在报损的5号炉前集了不少人,甚至有几个拿着工具钻进炉里,似乎真的是在维修,于是赶紧看向陪自己一起过来的车间主任赵东:“那边怎么回事儿?”

  赵东抬眼看了一下,这才笑着解释道:“是这样的,5号炉不是报损了嘛,借着这个机会我们组织人对这个炉改造一下,看看能不能压缩燃料的用量,正所谓开源节流嘛,我们车间自己也得想想办法不是……”

  “乱弹琴!你们车间有这个技术能力嘛?这可是价值十几万的炉子,万一弄毁了,你们承担得起嘛?”

  赵东这边话还没等说完,郑勇便气急败坏的将其打断,结果这边没等这位耿直的老院长继续说下去,就见司炉班班长张定均一路小跑的奔过来,一边跑还一边兴奋的叫道:“赵主任,成了……咱们成了……”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