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高端国际_坚守我的海工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剃须刀,转眼就买了80万美元,刨去宣发、运营等成本,两人净赚了40万美元。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可不是温伯格之前那种一锤子买卖的掮客生意,而是可以源源不断提供现金流的好买卖。

  而这也导致吉利剃须刀近年来的业绩下滑十分严重,更加无力去投入新的手动剃须刀的研制。

  爱泼斯坦正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吉利公司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背刺,用更加优秀的“高端”剃须刀完成了对吉利剃须刀的华丽逆袭。

  普通款售价3美元。

  那就不得不跟大洋彼岸的株江厂进行深度合作了。

  倒不是兄弟两个真觉得株江厂有多好,而是出于几个无法回避的结构性问题,不得不跟去找株江厂。

  首先就是吉利公司这个庞然大物。

  因此以后的效益必然会好的难以想象,不说别的,纽约就有22万的预约客户,休斯顿和亚特兰大各有10万的预约客户。

  下一步兄弟两个准备攻略芝加哥,保守估计至少有50万支的销量。

  然而面对火爆的市场,兄弟两个需要解决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货源。

  真要贸然支棱其一摊子,很有可能搞得一塌糊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关键技术,“高端”剃须刀之所以能被美国市场认可,关键还是产品的优良品质,而这种品质却是建立在优良的制造以及高超的工艺上的。

  显然,到目前为止只有中国的株江厂具备这样的制造条件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以及强大的生产能力。

  先不说温伯格去兜售真空镀膜设备的设计图纸时就已经泄露了“高端”剃须刀,如今美国市面上“高端”系列剃须刀已经开始挤占吉列公司固有市场的事实,即便吉列公司大公司病缠身,也应该反应过来了。

  打不打压高端品牌尚且不论,两兄弟最怕就是吉列公司利用自己雄厚的资本把大洋彼岸的株江厂给吞了,届时两人刚有眉目的好生意除了凉凉没有其他出路。

  其次便是温伯格和爱泼斯坦的自身问题,两人用国内的话来形容就是美国版的倒爷,虽然从事的领域不同,但内在的逻辑是一样的,因此他们可以把握住市场,但却对生产厂的东西毫无头绪。

  是的,他和爱泼斯坦的全部身家加起来也就300万美元,如今承诺投资株江厂,可以说温伯格为了成为亿万富翁也是拼了!

  既然目的达到,温大伟也就不端着了,但一些表面的文章还是要做的,唱戏还得唱全套呢,更何况还是商业上的大事儿。

  所以一番的虚情假意是免不了的,然后就把舞台中央让给了阳东、赵东、沈局这些领导。

  如此种种结合在一起,温伯格不得不忍着时差的错乱,再次飞往国内,然后火急火燎的跑到邕江省,就是为了美国市场紧缺的货源,以及他和爱泼斯坦成为亿万富翁的美梦!

  有这么一路不为人知的前因后果,自然就知道温伯格为什么会这么急切了,同样也就理解他听到吉利公司要插一脚为什么那么紧张。

  当然最后压上老底豪赌一把也就不难解释了。

  300万美元的投资就跟一记重锤,直接把几个领导给捶晕了,当然不能放过这次机会,于是双方很快便达成一揽子框架协议。

  双方同意成立高端国际贸易公司,其中株江厂占股51%,温伯格的F&K占股49%,贸易公司总经理由株江厂厂长赵东兼任……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