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八章 历史的重新构建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

  朝廷本就对地方失去掌控力,州牧又位高权重,军政一手抓,还能辟除幕僚官员,拥有临机决断的用兵权,成了实质上的土皇帝。

  此令一出,汉末军阀割据的大幕便就此拉开。

  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夏长期分裂。

  各国本就是割据政权,又吸取了汉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对地方的再割据防范更严。

  由是,各国不断拆分州级单位,使得天下之“州”越来越多,州的辖区也就相应越来越小。

  南北朝末年,北周和南陈加起来,已经有二百五十三个州,而下一级的郡不过六百九十八个,最基层的县只有一千五百六十二个。

  隋灭陈后,隋文帝看到了三级行政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乃罢天下诸郡,让州直接管县,等于是把州降级到原来郡同样的地位。

  至隋炀帝时,干脆就把州全部改名为郡,使之名位相符。

  唐沿隋制,并增加了“府”这级特殊行政区划,但帝国疆域万里,中央直接管理几百个府州,事务十分繁杂,非常不方便,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中唐之后,朝廷便在各州之上再设置“道”级行政机构,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变成了道—州—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

  各道的长官是观察使,观察使如同汉朝的刺史,实际是御史台派出考察地方行政的中央官员,并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长官。

  但到了后来,又因种种原因,观察使逐渐变成地方实权长官。

  再后来发生的事情,便和汉末刺史改州牧后如出一辙——地方大员权力过于集中,尾大不掉,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急剧减弱,国家由此陷入军阀割据的长期混乱状态。

  宋初,基本因袭唐朝旧制,以“道”为行政区划,分全国为十三道。

  后来,朝廷又略做改革,设置“路”级行政机构,“道”“路”并存数十年。

  直至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廷才开始废“道”改路,定天下为十五路。

  再之后,又数次调整,至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赵宋治下的“路”级行政机构终于增加到了二十四路。

  算上徐泽没搭理的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两路,赵宋百年来,国土面积只增加了很小一部分,最大的地方行政机构“路”却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整整一倍。

  赵宋朝廷此举,其实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拆分“州”级机构的原因基本相同。

  盛唐犯了强汉差不多的问题,赵宋也同样走上了魏晋南北朝类似的道路。

  历史就是在这样不断地重新构建中走向前进。

  但历史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大唐的“道”并不完全等同于大汉的“州”,赵宋的“路”一分再分,却也不是简单地走前人走过的路。

  北宋“路”一级机构的职官有监司和帅司。

  监司又包括“

  请收藏:https://m.diaojia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